跳到主要內容

精選

【行銷新手篇4】新手必知的分析重點懶人包

  接續前面: 【行銷新手篇1】初次踏入數位行銷工作很迷茫?善用三個圈快速掌握工作方法 【行銷新手篇2】快速建立基礎流量觀念架構,替品牌帶來首波成效! 【行銷新手篇3】初入品牌行銷好多事?掌握品牌平台事務不讓你多頭馬車燒! 後,這篇要寫的是最後一個圈“分析”,也是呼應前面流量與平台的後續『 有沒有做對規劃?有沒有達到你要的效益? 』   數位行銷相比傳統媒體更能有效追蹤廣告曝光效益,能清楚地知道投入多少花費帶來多少業績,本篇適合剛接觸數位行銷但尚不知道數位廣告追蹤概念,以及剛接手品牌數據分析但沒有方向的行銷人員,這邊將會整理幾個重點幫助各位在分析這塊先有初始概念,依著關鍵字延伸去搜尋更多資訊避免胡亂搜尋沒有方向。 要先能追蹤,才能做分析,而追蹤的要點就是“追蹤碼”   追蹤碼簡單來說就是一段程式碼,這個程式碼通常會被放在你的網站程式碼內,也正因為被放置在你的網站中, 因此他能透過網站訪客的瀏覽器來蒐集數據,並將這些數據傳送回給你,這樣你就可以了解訪客在你的網站上的行為和互動方式 。 簡單來說你可以知道你的消費者在網站上做了哪些事情(e.g 點哪個廣告進來 /看了什麼商品 / 最後有沒有買 ...等),基本上你只要知道在數位行銷上的操作高機率都能被追蹤,而 你要注意的是在做任何廣告前是否確認了可以追蹤?追蹤的指標是不是你要的? ,避免錢花了結果最後不知道成效如何。 有了上述概念後要怎麼開始?   花時間弄熟Google Analytics & UTM就對了!直接Google資訊做學習,而這邊要跟你說的是為何得熟悉這兩個: Google Analytics:簡稱GA 這是做數位行銷一定會碰到的第三方分析工具,它能讓你知道你的網站/APP有多少人來逛、用手機還是電腦逛、多少人來逛兩次以上...等, 基本上你想知道網站上的客戶行為,都能透過GA來做分析! *搜尋時會看到GA3(通用GA)、GA4,請以GA4資訊為主,因為前者將於2023/7/1停止服務 UTM:結合上述GA,分析客戶從哪裡來 當你在網路上做廣告想知道多少人從這個廣告來的時候,就會用到UTM功能 ,簡單來說就是在網址上面貼一個標籤,你就能知道這個網址後續來的客戶有多少人、有多少人有購買...等。 幾個分析重點掌握與檢核   如果你已經開始接觸品牌數據分析這塊,...

【行銷新手篇2】快速建立基礎流量觀念架構,替品牌帶來首波成效!

  延續上一篇 【行銷新手篇1】初次踏入數位行銷工作很迷茫?善用三個圈快速掌握工作方法 內容,本篇開始介紹第一個圈“流量”概念,而數位行銷的開始也是先從流量的導入,到平台上的行為,最後分析成效進而持續優化改善。

  本篇適合剛接觸數位行銷的人員,如果接到工作指令是要替品牌帶來流量,但完全沒有頭緒與概念的話,這篇會簡單整理目前主流數位媒體的概況,大家可以挑選關鍵字後另外延伸,至少初期會有個方向比較不會盲目。


你必須要先知道的流量觀念:



  • 區分付費流量/非付費流量正常品牌的流量都會有這兩種

    付費流量:

    要花錢才能取得,例如Google關鍵字廣告,你必須透過支付Google廣告費用,Google才會在消費者搜尋結果時,讓你的廣告曝光在消費者的視線中並讓消費者點擊到達你的網站

    非付費流量:
    無需花費所取得的流量,最常見的例子就是粉絲團po文,你在粉絲團po文不用給Meta(FB)廣告費,而粉絲看到你的貼文後一樣會點擊連結到你的網站。
  • 曝光/轉換成效型流量:不同數位媒體能達到的目標都不同

    曝光型媒體:

    強勢在可以帶來大量曝光流量與流量(e.g. Youtube廣告),接觸大量的潛在消費者

    轉換型媒體:轉換指的是以目的為導向的行為,例如“購買”
    廣告精準曝光在最有機會購買的消費者前(e.g. Google關鍵字廣告,客戶搜尋你要的字詞才會曝光)
  • 彈性/非彈性:這邊指的是對於行銷花費/廣告內容可否彈性調整

    彈性:

    以Google關鍵字來說,可以設定你想要的日預算,一天只想投放$500或者以上是可以的,甚至跑個幾天關掉都行或者調整廣告文案...等都行

    非彈性:
    如果是購買新聞稿或Yahoo首頁廣告,通常就是要先支付一次性費用(少說6位數),且廣告刊登出去後基本上無法修改內容了

結合上述觀念與本身工作狀況進行學習評估

  基本上媒體的存在都是有意義的,並不是說非付費且是轉換型並且有彈性最好(簡單講就是不花錢爽爽帶來流量業績且風險低),因為非付費需要花時間深耕經營,短中時間內成效可能不會那麼快出來,而轉換型媒體最終也要靠曝光型媒體搭配才能降低廣告成本(大量曝光使消費者有印象以至於後續廣告成本變便宜)
  
  因此如果你今天踏入的是有規模的公司,基本上公司的接觸的數位媒體已經超級多,那麼你應該要學習的是這些媒體互相搭配的時間點與用意
  
  反之如果你到的是中小型企業,目前正在往數位媒體發展或剛發展不久,那麼在公司有一些媒體預算的時候,應該先以“付費流量且為轉換型媒體並具有彈性與接觸大部分台灣消費者”觀念來快速帶出品牌的第一波流量成效!並隨著時間推進逐漸了解媒體後,再來補強其他觀念。

媒體懶人包,你該優先認識的媒體先後順序:

  這邊就先列出我認為在台灣如果企業初期或資源有限的情況,應該要優先認識的幾個媒體流量,並且隨著時間推進後可再逐步接觸更多媒體並補強,實現全渠道數位媒體行銷。
  • Meta Ads:簡單來說就是FB/IG廣告,目前也是台灣主流媒體之一,強大的受眾標籤能力能快速讓你的廣告給對的人看到,並且預算跟內容可即時調整,想了解更多可透過官方Meta Blueprint學習資源學習,或者自行找講師上課(燒賣研究所),也可以洽談廣告代理商協助廣告進行投放(ps. 廣告服務費落在15~20%,且務必請對方開後台來確認廣告執行狀況)

  • Goolge Ads:可摸熟關鍵字/聯播網/購物廣告這塊,關鍵字廣告算是精準媒體,原因是建立在消費者搜尋意圖上,高機率觸發給對的人看到,一樣可透過官方資源Google好學堂,或自行找講師上課or廣告代理商談

  • SEO自然搜尋:重要但需要時間,因此可先上網搜尋有初步概念,在看企業資源狀況開始逐步建立
  基本上這兩個是目前台灣必做且初期適合業主的部分,相比其它媒體仍保持著極佳的轉換力道,並接觸至少台灣90%以上的人了,再來就是列出也需接觸的媒體流量(下方排列非先後順序):
  • KOL/KOC:這不用多說了,透過KOL的影響力讓品牌接觸更多族群與強化信賴感已是趨勢
  • Bing Ads / Yahoo原生 : 以Yahoo上曝光為主
  • LINE LAP:主要在曝光在LINE上
  • Dcard Ads:主要以Dcard曝光為主
  • DMP型聯播網(e.g. appier\Bridgewell):有自己的受眾包或者投放學習系統,通常運用在想接觸更多不同新客群但既有媒體操作似乎找不到或者無頭緒時,可試試這類型媒體的受眾包
  • 聯盟行銷(通路王/聯盟網):主打特色以CPA計價,也就是客戶有轉換行為(購買)才要付廣告費,跟前面媒體曝光點擊後就要支付廣告費的方式不同
  • 新聞稿(各大媒體新聞)
  • 影音平台媒體
  當然,要認識的媒體絕對還有很多,而且隨著時間推進絕對還有更多媒體陸續崛起中,但這邊列的如果都熟悉的話,對於數位媒體流量這塊應該有一定的觀念了!
 
 下一篇將會往第二個圈“平台”寫一篇介紹文,希望今天的文章有幫助到你!

留言

熱門文章